如果得了带状疱疹,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抗病毒治疗
目的:抵制病毒复制,减轻疱疹症状,缩短病程。
常用药物:核苷类抗病毒药物,如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、泛昔洛韦或溴夫定等。这些药物可以口服或静脉滴注,早期、足量使用效果更佳。
注意事项: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疹后48-72小时内尽早开始,特别是对于50岁以上的患者,有利于减轻神经痛和缩短病程。
二、止痛治疗
目的: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剧烈疼痛。
常用药物:
急性期疼痛:非甾体药(如双氯芬酸钠)、三环类抗抑郁药(如阿米替林)等。
带状疱疹后神经痛:加巴喷丁、普瑞巴林等。
注意事项: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,避免滥用止痛药。
三、营养神经治疗
目的: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,减轻神经痛。
常用药物:维生素B1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。
四、激素治疗
目的:减轻炎症,阻止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,减少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。
常用药物:醋酸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。
注意事项:激素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使用。
五、外用药物治疗
目的:抗病毒、干燥、消炎,促进疱疹愈合。
常用药物:
疱疹未破溃时:炉甘石洗剂、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等。
疱疹破溃后:硼酸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,外用新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。
六、物理疗法
目的:促进水疱干涸、结痂,缓解疼痛。
常用方法:紫外线、频谱治疗仪、红外线等局部照射。
七、其他治疗
针灸治疗: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,针灸治疗有一定的止痛效果。
免疫调节剂:如转移因子、胸腺肽或丙种球蛋白等,可减轻症状,缩短病程。
八、注意事项
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。
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搔抓和摩擦,以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。
饮食方面应清淡易消化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。
遵医嘱按时服药,定期复查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综上所述,带状疱疹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、止痛治疗、营养神经治疗、激素治疗、外用药物治疗、物理疗法以及其他治疗等。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。